楼主
大 中
小 发表于 2008-12-25 14:02 只看该作者
闲聊波尔卡
闲聊波尔卡,作品第214号(Tritsch-Tratsch, Polka schnell, op.214)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·施特劳斯作于1858年,管弦波尔卡舞曲。又译为《叽叽喳喳波尔卡》或《叽叽嘎嘎波尔卡》。全曲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妇女们嚷着、笑着和愉快地闲聊时的情景,是作者的波尔卡舞曲中较为流行的一首。
该曲采用复三部曲式,降A大调,快板,2/4拍。在三小节引子之后,用顿音奏法呈示出跳跃的主题。 这一用倚音构成的主题旋律轻巧而略带诙谐,生动而逼真地刻画了一群叽叽喳喳、喋喋不休的快乐妇女形象。之后乐曲以这一主题为基调,频繁地采用了倚音、波音、颤音等装饰音技巧,维妙维肖地描绘了妇女们快活的说笑声。最后,乐曲在欢快而幽默的气氛中结束。
这支曲子是约翰施特劳斯于1858年创作的,也有人译作《饶舌波尔卡》。
约翰施特劳斯是一个非常风趣的人物。他善于猎取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或事物,对它们进行艺术性的描绘,《闲聊波尔卡》便是一例。
当时,在维也纳,舞会十会盛行。在舞会上常常见到有些多嘴多舌的妇女凑在一起交头接耳、叽叽喳喳、说长道短、评头品足。约翰施特劳斯对这种现象十分讨厌,于是他用妇女们交头接耳“特利奇,特拉奇”(即“叽叽喳喳”)的声音为名,写了一首波尔卡,对她们进行讽刺。约翰施特劳斯当然不能明讲,所以当人们问他时,他用“妻子们在享受着闲聊的乐趣”来解释这支曲子的内容。
乐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。速度很快,描绘了妇人们在舞会上凑在一起叽叽喳喳闲聊的形象。前面有个简短的、波尔卡节奏的引子。主题用了些大跳和休止符,描绘妇人们闲聊时面部多变的神色。副题比较舒展,与主题形成对比。
以上构成乐曲的第一部分。然后,是一个过渡性的段落。它先用一系列带断音的八分音符,后又用XXX这种音型,并让它们不断往上升级,而每升一级都回到原来的i音上,来描绘妇女们喋喋不休的闲聊。这种声音频繁地出现是令人心烦的。
乐曲的中间部分,乐谱上标明Trio(三声中部),它由木管乐器主奏,声音轻快;好似妇人们的耳语。它有一个主题和一个副题,带有幽默、风趣的特色。
然后,第一部分再现,接尾声。在尾声里,作曲家用一系列十六分音符,并用突强突弱、忽高忽低的对比手法,对这种多嘴多舌现象进行了勾画和讽刺。
像这样内容的一支曲子,约翰施特劳斯居然把它写得十分动人,这是很不容易的,它不愧为波尔卡乐曲中的一首名作。
《闲聊波尔卡》后来还被人好填词,改编成声乐曲。
圣诞歌听烦了没有?试试——《闲聊波尔卡》吧!
分享到:
人说百花的深处,住着老情人,缝着绣花鞋,面容安详的老人,依旧等着那,出征的归人~~~~~~
人说北方的狼族,会在寒风起,站在城门外,穿着腐锈的铁衣,呼唤城门开,眼中含着泪~~~~~~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