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新话题 reply
打印

不再有“垃圾场”-中国摇滚乐生态圈的脆弱(转)

为了赶在12月17日之前搞定“摇滚中国乐势力”演唱会的10周年纪念专题,我们这两天一直在忙着联系采访:窦唯、张楚、何勇、唐朝、当年演唱会的相关组织者……

    这个过程不断印证了一个事实:中国摇滚乐的生态圈实在脆弱,短短十年就物是人非,有人藏起来遍寻不到;有人视媒体为病毒,远避之而不及;有人早就换了职业,换了生活……

    一副沧海桑田的架势。而何勇是这些人当中最愿意开口说话的一个,我们最早联系到的人也是他。除了接受采访,他还要积极地办一次纪念聚会,要现场演出,要为这10年做点儿什么———尽管他承认,自己现在面对音乐时的状态已经大不如从前了。

    可能在很多人印象当中,何勇是一个不好与之打交道的“异类”。但如果读者细心看完我们对他的采访后就会发现,曾声称自己是北京最大“垃圾”的何勇,如今状态恐怕比很多人想象中的都要完整和积极。对1994年在红磡的那场演出的怀念,对自己生命中消沉时期的回顾和反省,对魔岩文化、中国摇滚圈的见地……完全是一副从自闭躁动走向成熟的舒展姿态。和10年前那个穿着海军衫,问候香港乐迷“吃了吗”的摇滚少年相比,何勇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出壳———作茧———羽化的过程,其结果让每个愿意见证它的人都感到感动和鼓舞。

    “魔岩三杰”、“红磡十年”,也许这些概念的内涵并没有人们阐述的那样丰满;也许它们只不过是一次商业和音乐稚嫩的结合,一个匆匆冒出的小芽,在没有成熟体系支撑的情况下根本没能成长起来;也许,这些概念还含有一定负面意义,甚至有人会因此而恨它,不愿提及它……但不能否认的是,这次不成熟的结合不仅碰撞出中国摇滚乐史上最辉煌的火花,也造就了影响整整一代人的“摇滚偶像”,我们借“红磡十年”这样的概念,其本意也是更多地为了关注这些人,不是为了怀旧,是为了重新唤起对属于疯狂、尖叫和汗水的摇滚乐的热情。
分享到:
发新话题